第1144章 1235偷袭阿瓦城
“少将军,前面那座大城就是阿瓦城。”
缅甸阿瓦城东面山岭之上,绿树遮掩中,一队明军将士正目不转睛盯着远方山下的城市。
“大哥,这个城可不小,目测城墙也有四、五里长。”
说话的自然是李如柏,此时他正跟随大哥带着四万多明军沿着山林推进,终于是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摸到了阿瓦城外。
这里,按照他手里的地图,不管莽应龙选择走孟养还是孟密,阿瓦城都是他们返回东吁城的必经之地。
此时的阿瓦城,或许因为已经知道木邦、孟广等地为明军占领,又知道东吁城危在旦夕,所以整个城市都处于戒严中,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
只不过,虽然戒备森严,但是阿瓦城的四座城门还是都开放着,可以看到许多缅甸人进进出出。
只是,城墙,特别是城楼上的士兵,却是比平常多出来许多。
李如松没有回答兄弟的话,而是盯着山下阿瓦城的城门。
从山坡可以隐藏的树林到城门的距离可不远,要是单靠步兵突袭的话,对方站在城门楼上,可是很容易就能在远处看到他们。
到时候城门一关,工程可就颇浪费时间。
而时间,也正是他们现在急缺的。
“老二,我们带了多少战马?”
步卒来不及冲击,李如松自然就想到了骑兵突袭。
只有靠着战马的速度,才能最快速度打到城墙下,突袭夺取城门。
“大哥,这座城可不小。”
听到大哥问起战马,李如柏就知道大哥的意思了,急忙提醒道。
大城,守卫的士兵自然也多。
看着城门进进出出的缅甸人也能推测出,这座城里的居民可不少。
“有多少战马?”
李如松没理会二弟的嘀咕,加重语气追问道。
“四五百吧。”
李如柏只好如实回答。
其实,他们带出来的骑兵有千多人,可是之前和莽应里交战损失了一些战马和亲兵,之后还要留下一下给各地驻守明军做为巡逻和通讯之用。
最重要的是,他们从孟乃过来的,因为一路上并不利于战马行动,所以带的战马又减少了一些。
一千人留在了汉龙关下威慑缅军,杂七杂八算起来,现在身边剩下的骑兵已经说不多了。
“传令下去,不会弓矢的,都带上三眼铳,再在马上配几只鸟铳,你亲自去调配。
弹药都给我装好,今天我们就突袭这里。”
李如松指着山下城门说道。
“大哥,风险有点大,我们不如在周围走走,看看其他几座城门。”
这样的大城,城门自然不会少。
而且,向导也说了,阿瓦城东南西北都有城门。
东门戒备森严,兴许其他方向就没那么严格的防备了。
“估计都差不多,不用再去看了。
兵贵神速,我再观察观察情况,你下去安排骑兵突袭。
另外调集五千精兵跟在我们之后夺城。
另外,阿瓦城南北两面,都要派兵布阵拦截。
现在我们也不知道缅王莽应龙到了哪里,最怕我们夺城的时候他们从北面出现,那里你要多派兵防守。”
眼前的阿瓦城,城墙高大,可不比缅甸南面那些城市,城墙足有八尺高。
按照向导的话,阿瓦城的城墙丝毫不比缅甸王都东吁城差多少。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阿瓦城曾经也是王城,所以这里的防御准备自然就比一般的城池高许多。
阿瓦城周围原来其实是沼泽地,大约在二百多年前,有个王族中人叫德多明帕耶的,他来到这里也看中了这个卡在南北通道上的位置,决定在此地建城。
他雇佣当地人通沟渠以疏泄阿瓦四周沼泽之地,开辟城镇,定都于此。
这就是缅甸历史的上的阿瓦王朝,由当时夺取蒲甘王朝政权的“掸族三兄弟”后裔德多明帕耶在此建立。
阿瓦王朝是掸族先民在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的古代王朝,从1364年起,德多明帕耶及其后裔就在这里统治着缅甸中部。
1527年,阿瓦王朝被同为掸族的麓川王室取代,最终在1555年被缅族的东吁王朝灭亡。
作为曾经的王都,有近三米高的城墙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王都,总要体现出和其他城池不一样的地方才是。
李如松这边开始紧锣密鼓准备攻城,而阿瓦城里的缅军,是丝毫未曾察觉危险的降临。
实际上,阿瓦城守将芒猜也不是没有准备。
自从得到缅甸南方沿海出现明军,并且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东吁城的消息后,马上就向南方附近几个城市派出信使,并且是不断派出信使联系这些城市。
为的,自然是第一时间知道来自南方的消息,避免遭到明军自南方来的突袭。
而在传出木邦、孟乃、孟广等城池被明军占领的消息后,阿瓦城缅军也立即向北派出信使,联系北方的几个城镇,以图掌握明军动向的第一手资料。
可以说,阿瓦城缅军是做好了准备的,随时随刻准备应对明军的进攻。
不过,这些时日以来,虽然南面传来噩耗,明军一日时间就攻破东吁城,展示出明军强大的战力,但明军在占领东吁城以后,兵锋并没有向北扫,而是似乎在向南,沿海岸线攻击缅甸南方的城市。
收到这样的消息,芒猜自然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而北方缅王的消息,这段时间以来却是音讯全无。
明军除了占领木邦和孟乃等地后,也未再继续攻击其他城市,似乎并不像是缅王兵败。
否则,若是缅王那里已经失败,明军应该会继续向缅甸各地进军才对。
而也因为这些地方的丢失,现在失去和缅王的联络其实也情有可原。
毕竟,通讯的道路已经被明军切断,短时间内联系不上也正常。
芒猜已经派人走孟仑、孟拱方向去,意图恢复和缅王莽应龙之间的联系。
不过,虽然气氛已经非常紧张,但芒猜对阿瓦城还是比较放心的,至少周围城镇一切正常,并没有明军踪迹出现,也预示着阿瓦城很安全。
至于增加城门处守军数量,也不过是必要的程序而已。
他可不知道,明军已经通过明国商队的人,让他们成为向导,找到了翻山越岭穿行在缅北大山里的道路。
至于这些商队为什么会走这些山路,自然是因为缅甸独特的政治体制。
除了东吁城统治的缅甸中部和南部外,其他地方全部都属于缅甸各部族土司掌管,他们才是那些地方的土皇帝。
而土司之间,虽然都跪倒在缅王莽应龙脚下,但相互之间的关系却未必和睦。
实际上,这样的关系也是莽应龙希望看到的。
若是他们一团和气,莽应龙反而应该睡不着觉了,担心这些人私下里串联反对他的统治了。自然,明国的商队们自然需要掌握这些情报,避开一些可能敌对的土司控制区。
于是,缅甸的大路未必能够让商队们安全通行,必要的时候就要选择走山路,绕过一些土司的控制区。
而现在,这些山路就成为明军进兵的路线。
和之前一样,明军会沿途收押所以遇到的缅甸人,以防消息泄露。
“大哥,已经准备好了,骑兵四百七十二人,除百余弓手,其他的都配了五支鸟铳。”
李如柏快步欺身到了李如松身后,小声汇报道:“我让李林和隋昌龙带人一南一北阻截缅军,北面派了八千人,南面去了三千人。
随你攻城的,我安排杨家豪带兵跟着,他手下三千人,又增派了两千兵马。
剩下的我还会分处几部派遣到附近,随时可以支援阿瓦城和南北两处战场。”
“很好,让他们马上出发,到位后立即汇报。
亲兵队和杨家豪的兵马,就隐藏在那边。”
李如松指着山脚下一处凹地,那里周围有灌木遮蔽,适合明军隐藏。
“好。”
李如柏答应一声,就要下去传命令,不过却又被李如松叫住。
“所有骑兵,换两层甲。”
“大哥,这.”
“照做。”
李如柏还想再说说,和李如松已经不耐烦的挥手让他下去传令。
在明清战争小说里,经常出现三层甲的说法。
一些人按照字面理解,会以为是往身上套三种不同的甲胄,比如甲、皮甲和铁甲。
但实际上,清军的三层甲是继承明军甲胄而来,也就是三层甲其实是明军根据不同需要发展而来。
明军三层甲是指明代军队中使用的三种主要盔甲类型,分别是明甲、暗甲和绵甲。
明甲,也称为扎甲或鱼鳞甲,是一种铁质盔甲。
它的特点是使用铁片制成,因形状类似鱼鳞而得名,明代诗歌中描述边军身披45斤重的盔甲,指的就是这种明甲。
而暗甲是一种布面甲,一种是内嵌铁片的重型布面甲,另一种是用厚制成的轻布面甲。
暗甲的重量较轻,适合在轻装部队中使用,青甲和紫布甲都属于暗甲的范畴。
青甲重24-25斤,紫布甲则较轻,制造成本较低。
最后一个绵甲则是一种轻型布面甲,主要材料是和布。
它的重量较轻,适合在轻装部队中使用,绵甲没有铁片,而是用和布制成,外面只打有钉泡。
而其中的明甲和暗甲,才属于明军的铁甲,但是因为用料不同,生产速率等原因,明军一般将其称为“铁盔甲”和“绵盔甲”,而绵甲其实防御作用有限,更多是作为御寒衣服使用。
明军三层甲,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共同构成了明代军队的防护体系。
以往骑兵出击,肯定是以明甲为标准装备,几乎不会使用暗甲。
但这次,为了给战马减负,李如松大胆下令骑兵换下铁甲,而穿上绵盔甲,自然就让李如柏担心起来。
毫无疑问,换甲后骑兵移动速度会更快,更容易突进城去。
但是盔甲变弱以后,也会带来更大的伤亡。
但是,李如柏一向都听大哥的话,所以只略微挣扎还是按照他的命令下去执行。
山坳里,明军参与攻打阿瓦城的步骑兵都已经就位,骑士给战马喂了水和豆饼,也不敢太多。
而他们也啃着肉干补充体力,这会儿所有人都席地而坐,就在各自战马旁边。
在他们身后,数千明军则潜伏在树林里,也是在喝水吃干粮。
随着日头偏西,此时许多人都感觉到略微有些疲惫。
而李如松在山坡上也注意到城楼上缅军人数明显减少,比之前少了差不多一半人。
不管他们是躲日头还是午休,李如松反正对现在的情况是很满意的。
“大哥,都到位了。”
李如柏再次回到李如松身边,小声说道。
“走。”
李如松当即说道,带着人就下了山坡,很快就和骑兵汇合。
李如松的到来,原来还没个坐像的骑兵立马纷纷起身。
“检查装备.上马。”
李如松一声令下,四百多人都踩蹬翻身上马。
身后树林里,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所有明军士卒都已经起身,各自拿着武器听候命令。
“儿郎们,随我夺城。”
李如松没多话,现在骑在马上,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战马体力。
所以,在准备好后,直接就下达进攻命令。
“踏踏踏”
散乱的马蹄击打地面的声音,随后逐渐变得密集起来。
几百匹战马冲出山坳,向着山下大道冲去。
到了那里,他们就可以尽情放开马力,全力冲刺,抢在缅军反应过来前冲进城门。
而在骑兵出动后,步兵也紧随其后,一路小跑跟随而上。
没有喊杀声,一切都在之前被下了命令,只有冲进城门以后才允许喊杀。
李如柏站在树林边,看着明军向前冲去,很快骑兵部队就已经冲上大道,向着远处城门发起冲锋。
“隆隆隆”
密集的马蹄敲打地面,发出如雷般声响,大地也在轻微颤动。
城楼上缅军士卒最先反应过来,不少人冲到城垛上往外张望,随即很快就有人惊恐的大叫。
骑兵冲锋的气势骇人,此时许多人还茫然不知所措。
终于,城门里的士兵听到城楼上的喊声,他们其实也察觉不对,于是就有人冲向城门,想关上厚重的大门。
“砰砰砰”
明军骑兵前列的骑士发射了手里的鸟铳,打完以后直接丢弃。
随着两个缅军士兵倒地哀嚎,其余的缅军被吓到了。
当看到明军骑兵更靠近后,他们尖叫着冲进城去。
更新于 2024-12-23 17:42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