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三十三章 新科特务头子的金融战计划!
首页
更新于 2018-11-10 14:55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夺鼎1617 作者:猛将如云

    第六百三十三章 新科特务头子的金融战计划!

    如今朝廷打算用废纸一样的宝钞从南粤军手中大量掠取各种各样急需的物资,从十二磅的大炮到打霰弹的佛郎机,从火铳到盔甲,从粮食布匹油盐到朝廷大佬们喜欢的珠宝玻璃古董,只怕都是在朝廷准备用宝钞支付货价,大量购买的名单之中。

    但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南粤军便是一群吃斋念佛的善男信女吗?当真如此的话,李守汉本人早就死在何副千户的刀下了!

    “自崇祯二年以后,铸钱所需铜斤不足,于是乎朝廷就开始到处搜括古钱,以铸新钱,以致‘古钱销毁顿尽’。由于缺少铸钱之铜,加上铸息减少,各地铸局屡开屡罢,朝廷多次设法变通,仍无济于事。钱法溃烂,国库亏空,筹饷更加艰难,自从辽东洪承畴兵败投降辽贼,中原腹地又告糜烂,朝廷用度越发浩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户部主事蒋臣提出重新实行钞法,颁行宝钞。这一建议得到天子和朝中大佬的同意和赞赏,于是乎蒋臣这厮也被擢为户部司务,专门办理发行宝钞之事,眼看的钞法便开始实行了,我们却也不能坐以待毙,等着人家拿着一叠叠的废纸来给我们支付各种款项!”

    听完了主公关于对朝廷借贷款项的计划,叶琪也是眼神闪动,缓慢而又坚定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主公,目下我南粤军商号遍及大明各地,可密令各处往来贸易时对于宝钞拒绝使用,或是推诿搪塞。属下便不信了,商民拒绝使用,户部那些蠹虫们还敢强迫我们收兑不成?”

    “我们一边不收这些烂纸,一面加紧在南中铸造通宝和银元,与各处百姓、商民贸易时以此等钱币进行结算。以属下估算,至少长江两岸直到淮河南岸是可以令宝钞寸步难行。如果主公俯允,属下便在私下里低价收购这些宝钞,统统作为我南粤军给皇帝老儿内库的供奉送去,倒要看看,皇帝老儿拿着这些烂纸时是个什么神情!”

    叶琪的这番话,顿时令李华梅、郑森、莫钰等人咧嘴大笑起来,但是笑了几声,发现李守汉神情凝重,便很是尴尬的停住了笑声。

    叶琪的话,却也是正好说中了李守汉的心思。

    而且叶琪的方案,恰好也是针对着蒋臣提出的钞法之中提到的几项内容:速颁榜文,让臣民百姓知悉朝廷将行钞法,颁行宝钞。打算在崇祯十六年八月开始印制钞贯,于秋冬之际开始发行。计划每年发行宝钞三千万贯,一贯宝钞值银一两,设立界限,以五年为限,到界以后,以旧易新。

    为了能使民间很快地使用宝钞,蒋臣还设想了一个小恩小惠的计划,他说:“商领于官者,使之少有羡益,则商自趋之如鹜……,不论商民人等,换以官库者,每钞一贯,止纳银九钱七分,而通用行使,输纳完官,准作一两实收”。居然知道九七折优惠,好有经济头脑啊!不过蒋臣也知道:“今钞法所以不行者,惟是赏赉或有颁出,市肆不行倒换,故上用而下不用也”。

    针对这情况,蒋臣建议朝廷不管赋税还是赏赐、罚锾,一切都用宝钞,这样,民间也就不得不使用宝钞了。民间使用宝钞,自然要以银两来倒换,为了迅速推行宝钞,蒋臣认为有必要仿洪武十三年旧例,在京城,在各地设置行用库,便民倒换宝钞。由于钞法中有以宝钞兑换制钱的规定,因此,蒋臣建议尽快把各地已废止的铸局恢复起来,重新开局鼓铸制钱。他说:“今既颁发钞法榜文,即宜颁行钱法,其十三省,皆令各布政司开局鼓铸,布政专董之”。

    各省的铸钱费用,从应解京的钱粮中动支一部分,大省动支十万两,中省动支八万两,小省动支六万两,按朝廷所颁钱样鼓铸。“费银一两,铸钱一贯,惟务精好,不取铸息”。户部衙门各钞关,各边饷司,也准许动支铸本一、二万两,开局铸钱。为了促使各省尽快开局鼓铸,蒋臣建议应将户部铸钱所需费用,“铜价炭价,尽责地方之不铸者”。

    强制推行货币蒋臣知道明初行钞的教训,因此他计划恢复宋时界法,一界之后,以旧易新。“则通天下之钱数,又足相抵”。他提出,每年行钞三千万贯,一界行钞一万五千万贯,用来换取民间的银两,然后,把收聚朝廷的银两,通过“赏赉与积谷之法,以流通于下”。至于钱钞兑换,蒋臣拟规定,“凡商人买到新钞至彼,即以钱偿之,一钞准钱一贯,不许短少”。这样,可以避免“官胥留难”,保证宝钞兑换信用,使宝钞能顺利地流通于民间,达到朝廷行钞的目的。

    有关印制宝钞及官员设置问题,蒋臣认为印制宝钞务必精致,他引举明初印制宝钞之例说“御前颁发者,质厚重而致洁清,为外廷所未经见”。对明初宝钞质量大加赞美。蒋臣提出印制宝钞地点有二:一在内府印造,一在户部开局印造。但他认为在内府印造为宜,这样,“民间无从模仿。”至于宝钞票面上的印文,蒋臣认为宜用内府印,而宝钞提举印可改为户部左右堂督理之印,“印以紫粉,以重事权”。宝钞印制费用,蒋臣计算一下只需五厘一张便可。设置官职要慎重共事,蒋臣拟对明朝现行钱钞机构加以改进。当时,钞法由户部侍郎督理,而宝泉局又有专门官员参与其事。他建议,钞法也应象钱法一样管理,钞法或者和钱法一同兼理,或者两者分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属于户部左右侍郎掌管之中。而当时地方各省掌管钱钞法的都是各省抚按,户部左右侍郎不能有效地督理地方钱钞之法。因此蒋臣请求户部两侍郎应加授院部头衔,有权管理地方钱钞之法。提举宝钞司一官,也应改为户部委派,这样,才能对钞法有所裨益。

    比重八哥聪明多了,居然知道回收、有效期跟防伪,呵呵。但是,也只能是呵呵。这样的想法,太过于超前了。而且,发行纸币,大明朝廷的准备金在哪里?政府信誉在哪里?蒋臣提出的官府照常收兑使用,也只能是很完美的出现在题本里,试问,你把一叠印刷精美的宝钞发给眼下正在陕西练兵的孙传庭充当军饷,孙传庭和贺疯子等人不发飙才怪!

    但是,病急乱投医。穷疯了的大明朝廷对于蒋臣的行钞计划,简直是如获至宝。不仅崇祯皇帝龙颜大悦,大力支持,而且得到户部尚书倪元璐及侍郎王鼇永的支持,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印制宝钞的计划很快便紧锣密鼓的操办起来。崇祯帝一方面谕户工二部,让两部按旧例,“责取桑稂二百万斤于畿辅、山东、河南、浙江”。将办置印制宝钞纸张事项,分派到各省。一方面谕礼部,要礼部将废旧考卷及废籍故纸一并搜取解送到宝钞提举司,以备造纸之用。

    印制宝钞需要工匠,而明朝已有百余年没有印造过宝钞,原有的工匠早已不存在了。因此崇祯帝又谕工部:“造钞急需匠役,著该部责令五城上紧召募一千名,务选谙练钞纸印刷者,炤数速解,以供造作”。为了尽快增加宝钞印刷量,崇祯帝又要求工部,“雇觅在京工人一千五百名分派各作,随匠演习”,并给予一定的“养赡工价”。以安其心,尽心印造。印制宝钞的物资、技术条件一切备全后,崇祯帝特设宝钞司,昼夜督造宝钞,尽快发行。

    崇祯十六年底,在朱由检和主要朝臣的大力支持之下,沉寂了百年的大明宝钞重现江湖,世界上第一款以金银为本位的纸币发行后效果如何呢?按照史书记载,宝钞一发行就立刻遇冷,蒋臣所谓的发行宝钞后“岁造三千万贯,一贯价一两,岁可得银三千万,不出五年,天下之金银尽归内帑矣”的目标不但没有实现,反而是“募商发卖无一人应者”,京师、留都等大中城市拒绝接受宝钞,很多商铺关门歇业。而当时的阁臣蒋德璟直接对朱由检说“百姓虽愚,谁肯以一金买一纸?”

    “如果我再加上一把火,会不会彻底烧死大明朝廷呢?”

    李守汉隐隐约约的记得,在高阳先生的皇皇巨著《胡雪岩》里便提到了肃顺主持大清户部时为了筹措军饷发行纸币,令各地钱庄票号认购。结果,到了后来,辛酉政变之时,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被送上了菜市口,这个发行纸币之事,便成了他搜刮民财的一项罪名。

    想到了此处,李守汉暗暗又摇摇头,叶琪提出的巩固主要地区,拒绝使用宝钞的防御性措施是可以的。但是,暗中收集宝钞,准备用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手段,太过于狠辣了些,还是不要采用了。

    “少宁,你辛苦一下,传令下去,只要朝廷印制宝钞需要,不管是纸张、油墨、颜料,我们都可以大量提供。如果有那省份官员实在为难,甚至是我们代替他们印制都可以。”

    李守汉这番话自然是好意,不过,在场所有人却听到了另外一层意思。

    “花点钱从各省督抚手中把印制宝钞的印版弄到手,想印多少就有多少!看谁怕!”

    在郑芝龙等人看来,如今主公已经决定暂时在南方的老窝里暂且进行休整,短时间内不会再关心中原各地的事情了。到时候无论是朝廷也好辽贼也好流贼也罢,当政者都会面临一个烂摊子,那就是遍地都是宝钞,和1949年的国民政府一样,需要处理这个金融崩溃的烂摊子。借助这个机会,南粤军可以安心的在现在的地盘上好生巩固一下,埋头深耕一番,好生发展几年,愿意的话,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再挥师北上中兴大明。

    正好,眼下到处烽火,处处刀兵的中原大地对于南粤军来说,存在感并不强,整个北方,也只有山东和登莱两处在南粤军的战略格局上位置较为重要。而江南等地,拜长江、运河水运便利所赐,已经被南粤军明里暗里的渗透了不少,无形之中控制了许多。

    至于说两广、福建更是南粤军的后院,从这里出发,南粤军可以将自己的影响力逐次的深入到浙江、赣南、湖广等地。在这些地方任由朝廷滥发钞票不是与南粤军对抗是什么?

    所以即便是搞恶性通胀,也应该在敌人的地盘上搞,自己的地盘上可不能乱折腾。所以,印制宝钞的主要流通对象,便是京畿地区和蓟门、辽东、山西、宣大等地。

    想到了此等事,众人无不是面色欢喜,举杯频频向李守汉祝酒道贺。

    几杯酒下肚,李守汉微微觉得有些酒意,命人取过一杯热茶来喝茶解酒。一面小口啜饮着热茶,李守汉一面面对着经过多年的商海沉浮变得老练了不少的叶琪说出了自己的一番打算。

    “少宁,你也是从河静时便跟随我的老人了。说起来,便是莫钰、王宝这些人都算是你的同袍甚至是晚辈。论起资历和战功来,更不要说陈天华、吴六奇这几个小子了。胖丫、施琅和大木他们几个小家伙,更是你的子侄辈。如今我打算把你的差事再度调整一下你看可行否。”

    话说的很客气,似乎是同叶琪商榷,但是谁都清楚得很,上位者同你商量,不是在征求你的意见,而是在通知你。

    按照李守汉的说法,如今三大情报机构之一的执法处主管官包中辰,人称包小黑子的那位,因为身体原因多次向李守汉上条陈要求辞去现在的职务,回家养病。

    但是,在场的人们都是南粤军的高层和核心人员,如何不知道这里面的奥妙?分明是李守汉对包小黑子在他北上勤王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工作成绩的不满意。我前脚刚走,后脚老家便是到处变乱?你这个管治安、管情报的官儿是怎么当的?

    这是众人都能够看到的原因,如果是换了朱元璋父子,只怕早就把锦衣卫和东西厂的主管官员给下了天牢了。只不过李守汉到底不是朱元璋,也不是朱棣。他对于同自己一道走过来的这些老人还是颇为念旧情的。

    按照李守汉的打算,包中辰退职回家养老,叶琪顶上去这个空缺。但是,三大情报机构的主管官,牛千刀、木牙狗三个人,却是要轮换一下岗位,也就是说,就算是叶琪接替了包小黑子的空缺,也不一定是分管执法处或者按照现在的叫法巡警总署的差事。

    这样一来,三大机构里面原本多年来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就会在这次交流、交接过程中被无形的摧毁一部分。而且,新的主管官员到任,势必会带来人事上的变化,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样一来,效果比掺沙子还要好得多。

    “不过,少宁,不管你最后分管哪个衙门,是执法处还是调查室都无所谓,这桩向朝廷大举借贷,以及防止宝钞滥发,影响我南中各地商贸利益的事情,便交给你来办。务必不可令一张宝钞在长江两岸流通。淮河以南可以令宝钞与我南中发行的通宝银元并行。黄河以北,可以不去管他!至于说代替各省印制宝钞,或是向朝廷提供印制宝钞所需之纸张、油墨、颜料之事,便着在你身上,与此时在京城的李沛霆一道办理。”

    三言两语之中,李守汉便给叶琪安排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和分管范围、工作目标。黄河以北,你们可以大力替朝廷发行宝钞,那里是咱们的劳动力来源之所在,自然是经济、金融、治安越乱越好。只有乱了,人们才会用脚投票,跑到山东去谋求一条生路。至于说长江两岸那可是咱们的重要市场,当然不能让宝钞搅乱了。

    “主公,既然让属下管理这职司,属下便自然是责无旁贷,定当尽心竭力做好分内之事。不过,眼下有件事属下要向您请示一下,蒋臣这厮,如此放肆,要不要属下选派得力之人将他?”也是从死人堆里爬进跑出多次的叶琪,自然不会将一个区区的户部官员性命放在心上,他用手比划了一个大家都懂得的动作,来向李守汉请示。

    “不!此人非但不能杀,反而你们要保护好他。此人算是在朝廷里脑筋清楚又肯做事的人。只可惜生不逢时,倘若早生数十年,在万历年间掌握大司农的差事,为朝廷经理财务,只怕朝廷度支之事未必有如当下之艰难。”

    李守汉对于这个蒋臣还是有些爱才的。他提出的这些主张,都具备了国家信用货币的特征,至少是原始特征。只可惜,眼下的大明朝廷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来给他一个施展的舞台。

    既然你不能在大明朝廷那里得到一个机会,那便不妨日后楚才晋用。

    李守汉已经打定了主意。

    眼下南粤军的辖区之内,虽然没有宝钞流通。基本货币都是那些硬邦邦的银元与通宝,但是,也有不少米票、工业券,和作为汇兑凭证的银票在流通使用。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日后倒不妨让蒋臣来对这发行钞票之事做一番研究工作。(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三章 新科特务头子的金融战计划!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